分享

#盐浴篇

分享
872 次瀏覽

   

老三样,大家都知道,下盐、升温、换水,新五样多了增氧跟停食,那么,为什么下盐?为什么升温?为什么换水? 换水应该很容易了解,就是改善水质;【升温绝非为了杀菌,反而还可能让部分坏菌大量生长】,升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鱼的免疫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来对抗病菌毒素的入侵,但也不能一次加太多让鱼适应不了,而是每小时加2度,最高约在33度左右即可,所以低温会让鱼的免疫能力降低,尤其低于23度时;比较复杂的是加盐,也就是盐浴,它确实是好用且有效的,而且粗盐非药物,亦无抗生素之后遗症,实在是养鱼人家必备之良药。如何善用盐, 我们来做个探讨。

下盐的学问比较多一些,基本上我只解释粗盐跟精盐,其他几乎很少用,粗盐具有许多矿物质对于水质比较自然,内涵丰富的微量元素,精盐也不是不行,就咸了一点,其实都有效。至于原理,其实不是直接杀菌,而是运用【高浓度往低浓度的渗透原理】,乃让盐分进入细菌细胞膜中,使细菌内盐分提高而脱水导致死亡或繁殖障碍,所以在排卵期的鱼是不宜加入盐分的,以免鱼卵内的水分逆渗透被盐分取代了而脱水坏死或受精困难。通常鱼是通过腮和肾的工作来调整体内渗透压的,如果鱼生病,调节能力会下降。为了保持自身正常的渗透压,势必增加器官的负担,也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趴缸、喘气常常是生病的前兆。下盐平均了渗透压,减少病菌进入鱼体内,减轻鱼只的抗菌负担并经由加温提升自体免疫力来复原是老三样中治病的原理,如果加多了也不行,病菌逆向进入鱼体,加上鱼要努力平衡原来应有的浓度,非常危险,最好的咸度是跟鱼体一样咸材叫做平衡,短期盐浴的用法是要加浓加药,让药物渗入鱼体。不过须注意的是:如果是【发炎肿胀等及病,就不能升温】,有些水质疾病会引起【浮背】,这时候加温反而是加速翻肚,使鳔囊更为肿胀,所以反而要降温并且降水位到刚好淹过背部,降到不用过度运作鳔就能趴着休息的位置,虽然降温会减少代谢使免疫力降低,但翻肚的死亡率会很高,两者权衡之下,仍然必须降温。

至于盐会不会也因为渗透压作用而杀死消(硝)化菌等益菌?如果以原理来看,只要是具有细胞膜及水分的微生物,应该都会脱水而死或繁殖困难才对,所以这就要细部探讨什么是消化菌了?其实消化菌或硝化菌是一个集合名称,他是地球中的微生物分解者,存在于世界各地,种类繁多。

 

那么既然益菌也是菌,是否也会受到盐分的逆渗透破坏呢?答案是【会】,好菌坏菌都会受到破坏,只是消(硝)化菌种类非常多,抗盐性不一抗缺水的能力不一,并不会全部死光,一般使鱼体生病的坏菌如水霉菌等较为单一性,克制了繁殖以后便可以抑制,盐浴时期有部分的消化菌可以留存但繁殖仍会受到压抑,所以盐浴的过程中,加入多一些消化菌是需要的,因为它在死亡前仍会运作分解有害物质,就如同如果加入霉菌则将杀不完的意思一样,也可以选择换水就好,有害物质同样会降低。另外盐浴会造成水中含氧量降低,有必要加强打气。

用量方面,以笔者的经验,每只鱼的大小年纪及耐盐度不同,基本上在4*2*2的鱼缸中水量约432公升,未满水以400公升计算,千分之五也就是2公斤是安全有效的(1000公升加5公斤),633的鱼缸1458公升,未满水约1200公升左右则要加6公斤才会有明显效果(大约值),盐不会蒸发,所以慢慢加,一小时一公斤比较不会水质震荡太严重,如果只是下一点,没达到足以改变渗透压的量是没有效果的。另外「广盐性鱼类」指该鱼种可生活在半咸水及海水的环境,盐度范围:0.5% ~ 4%「狭盐性鱼类」指仅能在海水中生存,盐度范围:3% ~ 3.5%。龙鱼是半咸不淡,流域有盐分,奈盐性高,每条不同,最高到百分之3以内,不能全海水,一般盐浴治疗从千分之五开始,慢慢提高,最高不宜超过百分之二。至于如果平时(长期)盐浴呢?那会有两个问题,第一【消化菌繁殖不易】。第二【坏菌子代耐盐度增加】。这两个问题相互矛盾,可以透过长期加入菌种让益菌子代适应盐分,但是同样导致坏菌子代也会逐渐适应,所以渗透压反应对于菌的影响会降低,但是对于龙鱼本身可以较轻松不要让太多病菌进入体内的渗透压作用还是有效的。所以是否选择长期盐浴,各有优缺,端看个人。

臉書留言